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2016中国数据安全:开放与保护齐驱,政策与技术纷呈 返回
2016中国数据安全:开放与保护齐驱,政策与技术纷呈
发布时间:2017-02-22 打印 字号:

 

  一、从注重开放到强调保护,是数据安全理念的必然演进过程

  2016年,国家信息化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都深受影响。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步入“深水区”,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数据开放共享需求与日俱增。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海量的数据汇集到各类数据中心和终端设备,同时,各个领域也会对这些数据进行价值再挖掘。教育、医疗、交通等机构需要通过分析用户特征来提供差异化服务;金融和销售行业将用户信息作为产品定位和精准营销时的决策支撑;社交媒体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深度学习,达到个性化推荐的目的。

▲示意图:大数据背景下,用户信息被海量存储以及价值再挖掘

  数据开放共享使数据安全遭遇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类数据泄漏事件频繁发生。公民手持身份证照片泄漏事件、安徽近六千名新生儿信息泄漏事件、山东高考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事件……使全社会对数据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保护数据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在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促进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示意图:个人和企业的敏感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泄漏

  二、国家级政策法规陆续出台

  信息安全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2016年,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安全也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并以此指引自身的发展方向。

  同时,各种级别、各种规格数据安全峰会相继召开,据统计,2016年是数据安全会议最为集中的一年,这背后显示的是社会各界对数据安全的持续关注以及行业的蓬勃发展。

  三、新型数据安全技术不断发展

  2016年,数据安全产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技术浪潮,呈现出新的技术变革和创造力,传统数据安全防护纷纷向新技术方向转移,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设备等领域推动了数据安全技术的持续进步。

  ●新型身份认证

  诸如多因素认证、使用新型传感器的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逐渐解决传统口令认证的弊端。

  ●云访问安全代理

  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部署在企业内网和云应用之间,监测发往云端的网络流量、对隐藏在其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脱敏或阻断处理,同时能够对访问云应用的行为进行识别和授权认证,保证云端数据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示意图:云访问安全代理典型应用

  ●大数据防护技术

  大数据技术在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性”。在过去的一年,如元数据存储加密、探针设备的安全加固、入侵检测、访问控制等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机器学习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被更多的应用在数据安全领域,如数据样本学习、敏感数据探查、漏洞扫描,机器学习使数据安全防护在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时更具优势。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据安全领域的一些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分布式存储可有效降低数据集中化风险,并保证系统的可持续性服务,并有可能成为抵御集中式攻击的可行解决方案。

  四、结语

  明朝万达专家指出,2016年,数据安全的边界不断外延,传统的数据安全防护受到挑战,政府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资源投入,数据安全行业更是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各类观点与技术不断涌现。

  明朝万达积极布局安全云平台和大数据领域,率先提出“动态防御、集中管控”理念,打破了僵化的传统思维,以全新的视角定义数据安全业务,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审查,以领先的技术及产品服务,打造企业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分享到:

400-650-8968